APIA Blackfin EX III Mistral S110MH
概述
向未知之境进发

平鲈(岩礁海鲈)是一门毫不妥协的钓法。
立于礁岩之上,扑面而来的是碎浪与无休无止的狂风;有时连入场路线都成了难关。
然而钓者仍不断向前——因为他们知道,跨过艰辛就是回报。
为此而生的 BLACKFIN 系列,从每一个维度为这样的钓者提供支持。
RIGA 型号概览
搭载由 Toray 第三代碳纤打造的X-FORCE100竿身,RIGA 兼顾更高强度、韧性与回馈感,同时保持令人惊讶的轻量化。从抛投到遛鱼上岸,全程表现全面进阶。
全系采用3 节结构,兼顾机动性与便携性,并配备“Shield Tech”竿身防护技术,减少使用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细微划痕。得益于充沛的储备动力,面对中型洄游性鱼类亦能从容应对。
X-FORCE100 – 100% 纯碳创新

业界首创“X-FORCE100”结构
不同于传统以多片预浸料在不同方向层层叠覆的制造方式,X-FORCE100 采用单片预浸料内 45° 碳纤交叉排布,显著提升抗扭强度。
通过取消以往必需的玻纤基布(glass scrim),APIA 成功实现100% 纯碳竿身——强度、灵敏度与精度同步提升。
核心亮点:
- 单片预浸料内 45° 交叉碳纤构型,带来高抗扭性能
- 纯碳结构强化震动传导,减少竿梢摆动,灵敏度更上一层
- 一致化制造,尽可能消除产品个体差异
TORAYCA® 第三代碳纤科技

采用 Toray 的 “M40X” 与 “T1100G” 碳纤维,在敏锐响应与顺滑操控之间达成卓越平衡。
■ M40X
- 超高灵敏度与操控性
- 为火箭与新一代航天应用开发的 40T 高模量碳纤
- 在保持与 M40J 相同弹性的同时,抗压强度提升约 30%
- 提升抛投速度与刺鱼精准度
- 搭配 #2574 Nanoalloy® 树脂
■ T1100G
- 全球领先强度的碳纤维
- 33T 中模量碳纤,具备卓越拉伸强度
- 抛投与搏鱼时实现顺滑受力与强劲腰力
- 同样采用 #2574 Nanoalloy® 树脂
NANO JOINT – 多节竿连接的未来

多节竿长期饱受接口笨重、平衡欠佳、强度下降以及使用中松动等问题困扰。
由 Nanoalloy® 技术加持的APIA 原创 “NANO JOINT” 系统,一举破解这些难题。
插入式(Put-in)接口带来:
- 更高连接强度
- 显著减重
- 理想配重与重心
- 弯曲曲线顺滑,效果可媲美传统的印笼式(Spigot)接口
通过精抛将锥度差控制在仅 0.002–0.005 mm,显著降低作钓过程中的接口松动。
全系 BLACKFIN 之所以能采用 3 节结构,正得益于这套高精度接口系统。
注意:请勿在 NANO JOINT 上使用接口蜡。装卸接口时,请使用随附的辅助垫片。
SHIELD TECH – 竿身防护贴
为抵御多次运输与严苛行程带来的细微划痕,SHIELD TECH 防护贴覆盖于竿身,有效延长使用寿命并保持外观质感。
APIA 高端保修
Premium Warranty 提供按固定手续费的不限次数维修,保修期最长至产品停产后 5 年。
请注意:如无原始保修卡,保修无效。
存放提示:
若竿身受潮,请用干净毛巾彻底擦干。
在潮湿环境或未干透的情况下存放,可能导致漆面起泡。
2025 年秋季上市

- BLACKFIN EX III BELLATOR S103MH
- BLACKFIN EX III MONSTER GALE II S109H
- BLACKFIN EX III MISTRAL S110MH
更多详情即将发布。
特点
杆型 | 联合的 |
杆节(支) | 3 |
鱼杆长度 | 3.353 cm |
杆闭合长度 | 117 cm |
杆重量 | 261 g |
杆测试 | 10 — 45 g |
杆线 | PE #1~2 |
杆动作 | NA |
杆头/杆尾直径 | 2.3/15.1mm |
杆材质 | Carbon Content (%): 100 |
品牌 | APIA |
成为第一个对此产品撰写评论的人!



